科普园地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曾说:“原生家庭对家里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之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小小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
虽然,一个人的所有问题不可能都是由父母造成的,但是,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悲剧都起源于自己原生家庭糟糕的养育模式。简单列举两个家庭模式,可以让更多人了解。
经常贬低孩子的原生家庭。有些孩子不论多么努力,都比不上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曾有一名经常自残的初中女生,称拿刀划伤自己时那种疼痛的感觉很爽。
作为班长的她经常考全班第二,可即便是这样成绩优异的孩子,却经常被父母嫌弃,认为她就是不如第一名;看到邻居家的孩子学钢琴拿过奖,妈妈就说她没有艺术天赋……“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多好!”“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听话”……这样埋怨的声音不绝于耳。
很多孩子不愿忍受这样的打压结果,常通过逃学、放纵和自残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也希望可以因此引起父母的关注和理解。但家长却认为孩子是不懂事,不孝顺,反叛了,会变本加厉地埋怨孩子,以为这样才是父母的爱。其实,这不是爱,这是控制和贬低,严重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很多患抑郁症的孩子明明很优秀,但就是不自信,总认为自己不够好,这些不够好的认知就是在父母的打压和贬低下产生出来的,深藏在孩子的潜意识深处,影响着孩子的生活和成长。
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在小时候怎么样和父母相处,长大后他就会怎么样和别人相处,孩子会把父母相处的关系模式化成一个经验,储存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比如生活在经常发生家暴的家庭中的孩子,父母之间的冷漠、辱骂和暴力殴打,都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加重孩子的恐慌和不安感。还有一些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数落对方,孩子内心就会矛盾,不知道到底该听父亲的还是母亲的,结果崩溃了。
健康的家庭推崇健康的世界观、个人责任和独立担当,家长应该鼓励和培养孩子发展自己的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受到原生家庭不良影响的孩子,应该勇敢地走出桎梏。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岁月静好,获得自由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