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时间 上午:8:00-11:30 下午:13:00-16:30

员工登陆 | 员工注册 | 就诊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投诉电话:0511-88773988(8:00—16:30)
心理援助热线:0511-88771000      0511-88799955(全天24小时)
  • 1
  • 2
  • 3
  • 4
  •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园地
联系我们

电话:0511-88773700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团山路199号

科普园地

女孩,你双臂 为何遍布伤痕?

时间:2021-12-08 | 作者:组织人事部 | 来源:

一天晚上12点,市精神卫生中心来了一家三代人:一名十二三岁的女孩,一名中年女士,以及一名年近七旬的老人。

刚开始与医生的交流,中年女士就开始滔滔不绝地数落女儿的不是,其中还夹杂着骂人的词语。此时,女儿用愤怒的眼神看着母亲,一言不发。医生清晰地看到,女孩的双臂上交错着新旧伤痕,问她的伤是怎么回事,女孩不语,直到支开她的母亲,与医生单独交流时,才愿意吐露一些想法。

原来,女孩上初中后,和同学关系相处不好,学习成绩下降,开始出现抑郁的情绪,就诊时,已经休学在家近一个月。因为是单亲家庭的缘故,女孩的母亲每天忙于挣钱养家,很少与女儿促膝谈心,要是看到女孩在家无所事事打游戏,就会辱骂女儿,女孩感觉自己每天都活在“黑洞”中,于是通过自伤的方式发泄情绪。

其实,女孩的这一行为,心理学上称为非自杀性自伤,也就是自残。非自杀性自伤是指个体在无自杀意念的情况下采取一系列反复、故意、直接伤害自己身体,且不被社会所允许的行为。比如用小刀反复划伤自己的皮肤,用烟头反复烫伤自己,用指甲抓伤自己,吃一些不能食用甚至是有毒的东西。这种现象在临床上也很常见,尤其是在青少年人群中,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威胁之一。

青少年处于生理、情绪、社会功能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会面临更多的应激与挑战。比如和同学之间人际关系处理不良,在学校受到霸凌,不良的家庭生长环境,父母争吵不休或家庭破裂等。另外,童年时期的不良经历、社会传染等均是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风险因素。

有自伤行为的孩子就真的不想活了吗?其实,不能把自伤等同于自杀。自伤行为是行为者释放情绪的一个通道。但是,如果自伤行为不能得到正确引导和及时阻止,很有可能发展为自杀行为或者造成意外的死亡。

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家长应提高亲子沟通技巧,学会耐心倾听孩子的烦恼。在处理家庭矛盾冲突时,应当采取和平友好的方式,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平等的态度和孩子沟通,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批评孩子。

非自杀性自伤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家长、学校、社会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多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科普。一旦发现孩子自伤的行为,应及时前往专业的医疗机构,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