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
青少年抑郁 不容忽视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繁出现。
很多人觉得,“少年不识愁滋味”,孩子并不会抑郁,实际上,青少年抑郁症其实离孩子并不远。根据英国《经济学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已经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自杀,每分钟2人自杀,6人自杀未遂。这些数据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
9月11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青少年人群的心理不及成年人成熟,生活缺乏明确的目标,易出现情绪低落,面对学业压力、情感伤害时又欠缺较成熟的情绪调节能力,这些都是青少年这个特殊的成长阶段容易引发抑郁症的原因。当怀疑孩子有抑郁症时,建议尽快找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对孩子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从而判断孩子的病情并作出专业指导。
如果孩子被诊断为抑郁症,家长也不必太过惊慌。
首先要明确,患有抑郁症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这是一种疾病,是可以治疗的。可以根据孩子的病情选择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当病情需要时,遵医嘱服药对孩子的康复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要理解和接纳青少年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青少年抑郁症患儿的康复是十分必要的。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需要表达出家长会给予支持,愿意倾听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说教。
最后,家长可以鼓励和带领孩子参与体育锻炼和社交活动,适度的运动会对减轻抑郁症状有帮助,而社交活动可以帮助孩子走出孤独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